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赠黎安二生序》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答案附译文

《赠黎安二生序》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答案附译文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31 11:50:17 

标签:

《赠黎安二生序》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答案附译文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称:称呼

B.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 言:字

C.盖将解惑于里人 解:解除

D.知信乎古 信:相信

2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不可极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请予言以为赠 赵亦盛设兵以待

C.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4.下面对这篇赠序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

B.文章首段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从而显示世俗的谬误。

C.作者行文的意图是为了表明对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2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谓 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以 合乎 世 必 违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离 乎 道 矣。

2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2分)

(2)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3分)

参考答案:

22. A(称赞)

23.C(A陈述/判断;B把/来;C取独;D却/并且)

24.D(意境含蓄,见原文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25.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3分)

26.(1)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

(2)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参考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并获得正确的东西。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方苞孙征君传(1)原文: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2)。少倜傥(3),好奇节,而内行笃修(4);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5)
  • 常羊学射文言文阅读训练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
  • 《宋书颜竣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分析宋书颜竣传颜竣,字士逊,琅邪临沂人,光禄大夫延之子也。竣初为太学博士,太子舍人,出为世祖①抚军主簿,甚被
  • 《百家姓.容》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1、出自虞姓,来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为氏。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
  • 语文文言文《捕蛇者说》重点考点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
  • 盘点高考文言文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
  •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
  • 原文:公讳绍远,河南洛阳人。司空定王之孙,太师文宣王之子也。六艺悉穷于巧,百行无厄于过,故以口占河流,笔力泉涌。同韩宣之识礼,似季札之知音,
  •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年十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与隐门生史路等共殡敛隐尸,送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原 文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
  • 宋史原文:安德裕字益之,一字师皋,河南人。父重荣,晋成德军节度,《五代史》有传。德裕生于真定未期重荣举兵败乳母抱逃水窦中将出为守兵所得执以见
  •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八字原则2017中考必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必考翻译,这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题目。满篇的“之乎者也”,实在不知道如何理解
  •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 欧阳修《小人无朋》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小人
  • 宁南侯传【明】侯方域宁南侯者,姓左氏,名良玉,字曰昆山,辽东人也。少起军校,以斩级功,官辽东都司。苦贫,尝挟弓矢射生。一日,见道傍驼橐①,驰
  • 后汉书原文: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少有志操,介特。习《鲁诗》,师博士许晃。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
  • 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祝兹侯徐厉为将军(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
  • 文言文阅读及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
  • 廉夫人吴芝瑛传(有删节)严复    廉夫人氏吴,名芝瑛,以慈善爱国称中外女子间。父宝三,官山东州县数十年,有循
  • 宗泽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