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30 00:40:19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行宽裕 宽裕:宽大,宽容。
B.守之以恭者,荣 荣:荣华显贵。
C.聪明睿智 聪明:聪慧,明智。
D.守之以愚者 愚:愚拙,不巧伪。
15.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因为。
B.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之:的。
C.混沌待之甚善 之:他们,指倏与忽。
D.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
16.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沐三握发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B.一饭三吐哺译文: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
C.博闻强记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D.可不慎欤译文:可不可以慎重呢?
17.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突现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
C.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句,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D.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
参考答案
14.(3分)C
15.(3分)B
16.(3分)D
17.(3分)A
参考译文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上余青州书苏洵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日:“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今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
- 文言文阅读:师旷劝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
- 沈贞甫墓志铭(明)归有光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
- 三人成虎 【出 处】 《战国策·魏策二》《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比喻义】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释 义】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
-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
- 猿、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猿之德静以恒,类仁让孝慈(1)。居相爱,食相先,行有列,饮有序。不幸乖离,则其鸣哀。有难,则内其柔弱者。不
- 黄山游记钱谦益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
- 《清史稿·循吏列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
-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
-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侪辈已翕然称之。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阙上书,
- 朱熹原文: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以是存之,敢有失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是行之,与物皆春。胡世之人,恣己穷物。惟我所叟,谓彼奚恤。孰能歹是,
- 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
- 高考文言文的解词方法文言解词法烂熟于心高考专家认为,文言文的解词题一直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头戏,高考文言文解词方法。我们如能将课本的基础文言
- 宋史宋琪传文言文翻译导语:《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宋史宋琪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原文:
- 描写大佛寺的文言文龙都自贡,古蜀荣州。紫气东升,珠光宝华;释尊福地,八方通达。聚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小桥流水,清风
- 项脊轩志文言文和翻译导语:《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
- 《晏子使楚》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阅读下列文言文。(17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
-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太宗罢朝太宗罢朝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 刘善明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训练能够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提升阅读水平,是我们要掌握的一个题型。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刘善明文言文阅读理解,欢迎
- 宋太祖治军文言文翻译本词出自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所谈论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治军严明的故事。赵匡胤行伍出身,依靠过硬的武艺,一步步从普通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