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宋史·陈瓘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陈瓘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3-17 09:41:45 

标签:

宋史

原文:

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少好读书,应举,一出中甲科。调湖州掌书记,签书越州判官。守蔡卞察其贤,每事加礼,而瓘测知其心术,常欲远之。章惇入相,瓘从众道谒。惇闻其名,独邀与同载。询当世之务,瓘曰:“请以所乘舟为喻,偏重可行乎?移左置右,其偏一也。明此,则可行矣,天子待公为政,敢问将何先?”惇曰:“司马光奸邪,所当先辨,势无急于此,”瓘曰:“公误矣。此犹欲平舟势而移在以置右,果然,将失天下之望,”惇厉色曰:“光不务缵述先烈,而大改成绪,误国如此,非奸邪而何?”瓘曰:“不察其心而疑其迹,则不为。无罪,若指为奸邪,又复改作,则误国益甚矣。为今之计,唯消朋党,持中道,庶可以救弊。”意虽忤惇,然亦惊异,颇有兼收之意,至都,用为太学博士,会卞与惇合志,正论遂绌,卞党薛昂、林自官学省,议毁《资治通鉴》,璀因策士题引神宗所制序文以问,昂、自意沮。后为著作郎,迁右司员外郎兼权给事中。宰相曾布使客告以将即真,瓘语子正汇曰:“吾与丞相议事多不合,今若此,是欲以官爵相饵也。若受其荐进,复有异同?则公议私恩,两有愧矣。吾有一书论其过,将投之以决去就。”布使数人邀相见,甫就席,遽出书,布大怒。争辩移时,至箕踞谇语,瓘色不为动,徐起自曰:“适所论者国事,是非有公议,公未可失待士礼。”布矍然改容。信宿,出知泰州。崇定中除名室袁州移郴州稍复宣德郎瓏平生论京主货披摘其处心发露共情展最所忌恨故得過最酷,不使一日少安。宣和六年卒,年六十五。瓘谦和不与物竞,闲居矜庄自持,语不苟发。通于《易》,数言国家大事,后多验。靖康初,诏赠谏议大夫。绍兴二十六年,高宗谓辅臣曰:“陈瓘昔为谏官,甚有谠议。”谥曰忠肃。
(节选自《宋史·陈瓘传》)

译文/翻译:

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年少好学,参加科考,一出即中甲等。调任湖州掌书记,签书越州判官。太守蔡卞考察认为他贤能,每每想礼遇他,而陈瑾知道他心术不正,常想着疏远他。章惇入朝为相,陈瑶随众人在道路.上拜谒。章惇听说过陈罐的声名,唯独邀请陈瓏同船。章惇问当世之事,陈瓏说:“请允许我以所乘的船为喻,船偏重-边可行吗?移左置右,偏重一边(就会覆舟),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前行。现在天子把政务交给你,敢问您要先做什么呢?”章悻说:“司马光奸邪,应当先办理此事(惩治司马光),情势没有比这个更急的了。”陈瓏说:“您错了,这样做就好比想让船平稳却移左置右,如果这样,将会让天下人失望。”章惇变了脸色道:“司马光不继承传述祖先功业,而大改传统,误国如此,不是奸邪小人又是什么呢?”陈瓘说:“不了解人的心迹,就怀疑人家的行为,是不可为的;没有罪证,就指责他人奸邪,反复改变做法(盲目处治),才是最大的误国。为今之计只有消除朋党之争,公平持正,或许可以匡正时弊。”陈瓏虽然冒犯了章悖,然而章惇也惊异于陈瓘的胆识,颇有收罗他的意思。到了都城,陈瓏被任命为太学博士。适逢蔡卞与章惇互相勾结,正直之士被贬退。蔡卞的同党薛昂、林自在太学为官,商议销毁《资治通鉴》,陈瑰于是在太学的策士文中引用神宗皇帝所写的《资治通鉴》的序文来质问对方,薛昂、林自等就不敢再提毁版之事。陈璨后来担任著作郎,又升迁为右司员外郎,兼任代理给事中。宰相曾布让人告诉陈瓘将其由代理而转为正式职务,陈瓘就对儿子陈正汇说:“我和丞相的政见多不相合,今天他这么做,是想用官爵来诱惑我啊。如果接受了他的推荐提携,我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那么于公于私,都有愧于心了。我这里有一-道奏章论及他们的错处,准备呈上去来决定去就。”曾布派了几个人去邀请陈理见面,陈瓏刚刚坐下,就把奏章拿出来,曾布大怒。争辩了一段时间,礼节傲慢,斥责不已。陈瓘不为所动,慢慢地起身说道:“刚才所谈论的是国事,是非自有公论,您不可以失去待士之礼。”曾布惊惧地改变了脸色。过了两个夜晚,陈罐被调出京城,担任泰州知州。崇宁年间,被除名放逐到袁州,又移置郴州,不久后复职担任宣德郎。陈瓏平生控告弹劾蔡京、蔡卞,都披露揭发他们的居心和罪行,最遭忌恨,所以所得的祸患也最深,没有一天稍微安宁。宣和六年陈瓘去世,年六十五岁。陈罐为人谦和,不与人相争。平日里庄重矜持,不苟言谈。精通《周易》,多次预言国家大事,后来大多应验。靖康初年,皇帝诏令追赠谏议大夫一职,绍兴二十六年,高宗皇帝对辅臣说:“陈瓘过去担任谏官,多有刚直的议论。”谥号为忠肃。
《宋史·陈瓘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谏伐匈奴书及翻译《谏伐匈奴书》是西汉汉武帝时大臣主父偃所做的文章。文言文谏伐匈奴书及翻译,我们来看看下文。原文: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
  • 雷演祚,太湖人。崇祯三年举于乡。十三年夏,帝思破格用人,而考选止及进士,特命举人、贡生就试教职者,悉用为部寺司属、推官、知县,凡二百六十三人
  • 备战中考语文冲刺之文言文阅读一、能力要求1.顺畅朗读基本课文,能读准字音,读好停顿。2.了解一些文言文的主要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等。3.把
  • 《人有负盐负薪者》文言文翻译人有负盐负薪者选自《北史·李惠传》原文,后魏惠,为雍州刺史。下面是《人有负盐负薪者》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
  • 周书原文: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或见而器之
  •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
  •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翻译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 非所言勿言文言文阅读训练非所言勿言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①;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②。明者视于冥冥;
  • 孔子名言名句文言文引导语: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那么,孔子有哪些名言名句呢?欢迎阅读!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晋书原文:江逌,字道载,陈留圉人也。曾祖蕤,谯郡太守。祖允,芜湖令。父济,安东参军。逌少孤,与从弟灌共居,甚相友悌,由是获当时之誉。逌避乱屏
  • 陈禾文言文及翻译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禾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三国志·邓艾传》文言文阅读回答问题。(5分)邓艾字士栽,少孤。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①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
  • 《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孔门师徒各言志》选自《论语》,下面是《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原文:颜渊、季路伺。子曰:“盍
  •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高兴。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4.燕王诚
  • 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语智部·总序作者:冯梦龙【原文】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
  • 初潭集原文:姚崇、张说同为宰辅,不相能。姚既病,诫诸子曰:“张丞相少怀奢侈,尤好服玩。吾殁后,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若不
  • 文言文的阅读练习题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1分)异日者①,更羸②与魏王处京台③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魏王引弓虚发④而下鸟。”
  • 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文言文,完成4-7题。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知抚州金谿县。郡督输赋急,大中请宽.其期,
  •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粱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
  • 学习技巧让中考文言文学复习轻松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