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从先《倪云林画论》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23 19:59:18
吴从先
原文:
画,一艺耳。然品既不同,情亦殊致,则系之其人矣。
云林之时,以画名家者,富春则黄公望,林平则王叔明,武塘则吴仲圭,而云林最后出。从公望游,遂寄兴于山水间,然不为蛮峦叠嶂、嵌崎诡怪之状。盈尺林亭,瘦风疏雨,朗树两三条,修竹十数竿,茅屋独处,旷石两层,意兴毕于此矣。然云烟烂熳之致,潇爽不群之态,意色不远,平淡不奇,遂定名于三家之上。
虽然,云林竟以画累之矣。人固有以画重者,而画亦有以人重者。画以托意,意以传神。山水之趣,不为笔墨而飞;笔墨之间,偶缘山水而合。以此思画,画可为也。
云林当胜国之季②,栖隐吴门,不求闻达。楼藏异琛,架藏异书。胡人登其楼,惊拜而退;揭斯③探其架,长叹而归。袭等龙宫,帙散孔壁,古今之至人,文人之领袖也,而徒以画名也?
士诚崛起,麋鹿吴宫,云林浩然发桴海之叹。而士诚幕罗,多方不屈,穷辱频加。脱百万于敝屣,捻虎须于牙吻。而青山无恙,白骨不淄,斯又昂藏烈丈夫也。
云林自有逸于千百世之上,风于千百世之下者在。而徒以画也,则倕④用巧当以官废,右军风流当以官掩,而寿亭忠义当与此刀并蠡矣。惟不局于画,则竹之矢,书之法,关之刀,不磨于天壤,而卒无意于天壤也。造化自有以雄之者,而岂为此拘拘也?不以画求云林,而云林亦在也。以画求云林者目中无人宇宙无人天地直一帧耳此云林之心超出于三家者是云林之不以画累者也。
[注]①倪云林:元代画家倪瓒,字元镇,号云林。②云林当胜国之季:指倪云林身处元朝末年。③揭斯:揭傒斯,元诗人。④唾:人名,据说是黄帝时的巧匠。
译文/翻译:
绘画,只是一种技艺。然而画品不同,其中体现的情操也各有不同,这就关系到作者本人了。
在倪云林生活的时代,凭借绘画而成名成家的,富春是黄公望,林平是王叔明,武塘是吴仲圭,而倪云林成名最晚。他曾与黄公望交游,于是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不画崇山峻岭、峰峦险峻的样子。在画作的尺幅之间,画树林凉亭,清风细雨,两三棵枝条稀疏的树,数十竿修长的竹子,一座茅屋,一两层平阔的岩石,意境全都体现在其中了。而作品中云霞烟雾弥漫的意境,潇洒脱俗的情态,并不借助奇怪的物象来表达,画面平和冲淡,不刻意作怪,以这种特色而定名在其他三人之上。
即使取得这样高的成就,倪云林也被画家的名声妨碍了。人本来有凭借绘画而被世人所看重的,但画作也有凭借作者而被人所看重的。绘画作品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是用来传递画家精神品格的。山水画的趣味,不在使用笔墨的技法;笔墨之间,机缘巧合因为山水而契合。这样理解绘画,才能画得好。
倪云林身处元朝末年,到苏州一带隐居,不愿显达,家里收藏了许多奇珍异宝,书架上有很多珍贵罕见的书籍。胡人登上他的藏书楼,受到震撼而拜谢退去;揭傒斯看到了他的书架,长叹着回去。他的衣物像龙宫里的那样华美,他的书籍都十分珍贵。他是古往今来最完美的人,是文人的领袖,难道仅仅是因为会画画而闻名吗?
张士诚的势力崛起,统治苏州。倪云林刚正不屈,打算隐居,而张士诚多次招揽他,他都不答应,频繁受到屈辱。他丢弃价值百万的家产,像丢弃破鞋子一样;触犯了权贵,就像在老虎唇齿之间捻虎须一样,而最终稳如青山,清白的风骨没有被污,这又是英武豪迈的大丈夫。
倪云林自有超越千百世之上,流行千百世之下的东西存在。如果他只因绘画而闻名,那么倕的机巧就会因他做官而不再被看重,王羲之的风流也因做官而被掩盖,关羽的忠义也会随着他的刀而朽坏了。所以只有不局限于绘画,他的风骨才能像倕制造的竹矢,王羲之写字的技法,关羽的刀法那样,不被天地磨灭,最后又无意于天地。大自然本来就有能让它们傲视万物的办法,怎么能做这种拘泥于技艺本身的事情呢?不以画作的成就来评判云林,云林仍然存在(于世)。用绘画来评价云林,没有人能与他匹敌,天地只是他笔下的一幅画作罢了。这是云林的心性超越了其他三人的地方,这也是云林不会因为画作妨碍(自己)的原因。
吴从先《倪云林画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3、夺:舅夺母志(改变)
- 贪富亦贫,知足安贫文言文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候,权豪自甘乞焉;知足者,藜羹 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貂,编民不让王公。译文贪得无厌的
- 梅花岭记文言文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朝成
- 文言文选段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美于徐公。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
-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
-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
-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文言文练习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赵无以食
- 百家姓库文言文《百家姓厍》作者:佚名历史来源1、厍姓系出厍狄氏所改。北周时有厍狄氏,后改为厍姓。据《后汉书》载,有金城太守厍均。据《后汉书·
- 文言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翻译及试题答案阅读文言文段,回答8-10题。(9分,每小题3分)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
-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文言文知识点:齐桓晋文之事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放、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放荡;邪辟,不老实)2、诸:不识有诸?(兼词,"之乎
-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衡射策甲科,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前将军萧望之为
- 孟子见齐宣王曰: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
-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拔晋州,意
- 书何易于孙 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
-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困境第1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有效教学初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入选的文本都是千百年来的名篇佳作,其厚
- 程门立雪文言文及翻译文言文《程门立雪》主要讲学生尊师重道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程门立雪文言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
- 苟变食人二鸡子于思言苟变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
- 宴客摆阔 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
- 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翻译: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