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明史·李邦华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李邦华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11-08 16:26:02 

标签:

明史

原文: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受业同里邹元标,与父廷谏同举万历三十一年乡试。父子自相镞砺,布衣徒步赴公车。明年,邦华成进士,授泾县知县,有异政。
四十一年,福王之藩已有期,忽传旨庄田务足四万顷。廷臣相顾愕眙,计田数必不足,则期将复更,然无敢抗言争之者。邦华首疏谏,延臣乃相继争,期得毋易。巡视银库,上祛弊十事,宦官不便,格不行。巡按浙江,织造中官刘成死,命归其事于有司,别遣中官吕贵录成遗赀。贵嗾①奸民纪光诡称机户②,诣阙保留贵代成督造。邦华极论二人交关作奸罪。邦华三疏争,皆不报。
四十四年引疾归。时群小力排东林,指邹元标为dang6*魁。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或劝其委蛇,邦华曰:“宁为偏枯之学问,不作反覆之小人。”闻者益嫉之。明年以年例出为山东参议。其父廷谏时为南京刑部郎中,亦罢归。邦华乃辞疾不赴。
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四年夏抵京,阉党大哗,谓枢辅孙承宗以万寿节入觐,将清君侧之恶,邦华实召之。乃遽勒承宗还镇,邦华引疾去。明年秋,阉党劾削其官。
崇祯二年春,命加兵部尚书。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其人为诸将所役。虚冒者,无其人,诸将及勋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选壮丁,月支厚饷。邦华核还占役万,清虚冒千。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邦华必亲校,非年壮力强者不录,自是军鲜冒滥。 
十五年冬,掌南京都察院事,俄代刘宗周为左都御史。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邦华密疏请帝固守京师,仿永乐朝故事,太子监国南都③。帝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定矣。”遂罢邦华策不议。未几,贼逼都城,率诸御史登城,群阉拒之不得上。十八日,外城陷,走宿文信国④祠。明日,内城亦陷,乃三揖信国曰:“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泉矣。”遂投缳而绝。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五三》,有改动)
注:①嗾(sǒu):唆使。②机户:以纺织为业的民户。③南都:南京。④文信国:文天祥。

译文/翻译: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早年跟随同乡邹元标学习,与父亲李廷谏共同考中万历三十一年乡试举人。父子两人互相激励,身穿布衣步行到京城参加会试。第二年,邦华考中进士。任泾县知县,政绩优异。
四十一年,福王到自己封地就任的时间已经决定,神宗忽然传下圣旨要求给福王的庄田务必达到四万顷。廷臣吃惊地互相看着,估计田数一定不足,那么福王到封地就任的时间将要更改了,但是没有人敢于抗言争论。李邦华首先上书进谏,廷臣于是相继起来争论,福王到藩地去的时间才不用改变。李邦华巡视银库,上书祛除弊端的十条办法,宦官认为对自己不利,被阻止没有实行。后来李邦华去巡视浙江,织造中官刘成死了,朝廷命令把他的事务交回给官府来办,另外派遣了中官吕贵来收取刘成的遗产。吕贵教唆一名坏人纪光假称机户,到京城请求留下吕贵,让他接替刘成督办织造。李邦华上书极力讲述他们两个人互相勾结弄虚作假的罪恶。李邦华三次上书争论,神宗都没有答复。
四十四年,李邦华称病回乡。当时一群小人都在竭力排挤东林党人,把邹元标指为东林dang6*魁。邦华与元标是同乡,相互之间是师友关系,他的脾气又喜欢辨别是非。有人劝他做人要圆滑一些,李邦华说:“我宁做陈旧的学问,也不做反复无常的小人。”那些人听说后更加恨他了。第二年,根据年限规定把李邦华调出做山东参议。他的父亲李廷谏当时任南京刑部郎中,也被罢官回家了。李邦华于是就推辞生病,没有去赴任。
天启元年四月,朝廷提升他为右佥都御史,让他去接替毕自严做天津巡抚。李邦华到任后极力加以整顿,使津门军成了各镇的表率。四年夏天李邦华抵达京师,阉党大吵大闹,说枢辅孙承宗在万寿节来朝见皇上时将要清除皇上身边的坏人,实际上是邦华让他来的。熹宗皇帝立刻勒令承宗返回驻地,李邦华自己请病假回去了。第二年秋天,阉党弹劾并削除了邦华的官籍。
崇祯二年春,命李邦华加任兵部尚书。京营原来就有占役、虚冒的弊端。占役就是士兵为各将领服劳役。虚冒就是部队没有这么个人,诸将及勋戚、宦官、豪强以自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李邦华加以清查,收回了占役士兵一万人,清理虚冒一千人。三大营兵力十多万人,有一半是老弱之人。按照惯例,京营部队名额短缺时允许报加,这些老弱之人大都是通过贿赂进来的。邦华对各营士兵都亲自加以考试,不是年轻力强的一概不录用,从此京营中很少有随便充数的士兵了。
十五年冬季,李邦华掌管南京都察院的事务,不久接替刘宗周当了左都御史。十七年二月,李自成攻下了山西。李邦华秘密上书请求皇帝坚守京师,仿照永乐年间的旧例,让太子到南京监督国事。皇帝说:“国君为国家而死是本分,朕的主意已经定了。”于是拒绝考虑李邦华的办法。不久,贼寇兵临都城,李邦华带着御史们想登城参战,一群宦官挡住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去。十八日,外城失守,邦华跑到文信国的祠堂里过夜。第二天,内城也失守了,李邦华于是对着信国的木像作了三个揖说:“李邦华死于国难,请跟随先生到九泉去吧!”接着他上吊zi6*杀了。追赠李邦华为太保、吏部尚书,谥号忠文。 
《明史·李邦华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陆腾字显圣,代人也。腾少慷慨有大节,解巾员外散骑侍郎、司徒府中兵参军。东魏兴和初,征拜征西将军,领阳城郡守。大统九年,大军东讨,以腾所据冲要
  • 余靖传二朱 熹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
  • 日攘一鸡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文言文句式知识[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1、无以、无从。
  • 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有勇力,善骑射,好武事,自选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干;至镇,数于内斋以牛酒犒之。又私作锦袍、绛袄,欲以饷蛮,交易器仗。长
  • 文言文《藤王阁序》译文《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藤王阁序》译文,欢迎
  • 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n
  • 文言文《战国策苏秦为赵王使于秦》原文及翻译原文苏秦为赵王使于秦,反,三日不得见。谓赵王曰:“秦乃者过柱山,有两木焉。一盖呼侣,一盖哭。问其故
  • 病入膏盲文言文翻译病入膏盲意思是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入膏盲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百家姓.屈》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屈」源出;一:出自芈姓. 以邑名为氏. 据《楚辞注》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 春秋 时楚武
  • 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1.之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勃勃之后也。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改姓杜氏。 达性刚鲠,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赐爵长广乡男,迁都督
  • 一瓢道人袁中道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人遂呼为一瓢道人。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时倭寇方盛,道 *
  • 原文: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
  • (一)客问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以求报韩。’既击始皇博浪沙中,终辅汉灭秦,似矣。韩王成既杀,郦生说汉立六国后,而子房沮之,何也?故
  • 孙膑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孙膑的文言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浏览。孙膑的文言文孙武既死,后百
  • 六月,壬寅朔,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又诈为其父书,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
  •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绂未仕
  • 史记原文: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 * 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求人可以报侠累
  •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大纲《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文高考备考之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规定有两方面的意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