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文名句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23 00:47:53
古代文言文名句
古代文言文是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化,古代文言文的名言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代文言文名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NO.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NO.2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通“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瑟琶记》
NO.3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NO.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NO.5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NO.6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NO.7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NO.8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士孰卧龙。——清·康有为《出都留别诸会》
NO.9 情随境变,字逐情生。——明·袁宏道《叙小修诗》
NO.10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NO.11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NO.12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NO.13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NO.14 衣带渐宽终不梅,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NO.1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NO.16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
NO.17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NO.18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NO.1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NO.20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NO.2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NO.22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NO.23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NO.24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NO.25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品画》
NO.26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NO.27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NO.2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NO.29 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NO.30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NO.3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NO.32 山高自有客行船,水深自有渡船人。——吴承恩《西游记》
NO.3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NO.3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NO.35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NO.36 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
NO.3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NO.3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NO.39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NO.40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NO.41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NO.4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NO.4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沦嗓。——毛6*泽6*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NO.44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NO.45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NO.46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NO.47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NO.48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NO.49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
NO.50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
NO.51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NO.52 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
NO.53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鲁斋郎》
NO.54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NO.55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NO.5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NO.57 男儿老兮天下事,但有志兮不有止。——清·梁启超《志未酬》
NO.58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NO.59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NO.60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NO.61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吴承恩《西游记》
NO.6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NO.63 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NO.64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NO.65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NO.66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NO.67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
NO.68 一言既也,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chui6*萧》
NO.69 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清·秋谨《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NO.70 观化百代后,独立万古前。——清·魏源《偶然吟》
NO.71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笑林广记》
NO.72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
NO.7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NO.7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高中语文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址、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脚;死后)2、以、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袁枚原文: 雍正间,西林鄂文端公(尔泰)作苏州布政使,设春风亭,招致四方贤俊,皆以耆旧见重,而以十四岁童子与会者,唯杨君一人。君名
- 文言文被动句的格式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2、用介词
- 爱菊说【元】戴良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
- 《宋史》文言文阅读及译文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
- 如何学好高一文言文方法一:“三多”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2、多背:意思是指
- 文言文虚词记忆顺口溜之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
-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 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
- 浅谈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其丰厚的载体,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文言文翻译《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又名《春夜宴桃李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所著。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
- 谲判文言文翻译谲判是指做了好事反遭诬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谲判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学习。谲判文言文翻译原文乾隆间,苏州乐桥有
- 梦溪笔谈王安石破常规 原文 嘉佑中,进士奏名讫未御试,京师妄传王俊民为状元,不知言之所起,人亦莫
- 高考文言文有哪些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
- 学习技巧让中考文言文学复习轻松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
- 明史原文:胡松,字汝茂,滁人。幼嗜学,尝辑古名臣章奏,慨然有用世志。登嘉靖八年进士,知东平州。设方略捕盗,民赖以安。再迁南京礼部郎中,历山西
-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
- 归有光原文: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归氏至于有光之
- 东施效颦故事意思及文言文介绍【东施效颦的故事】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
- 钱谦益原文: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
- 出裘发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文言文景公之时,雨雪(1)三日而不霁(2),公被(3)狐白(4)之裘(5),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