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03 05:21:43
黔之驴文言文翻译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写了一组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义的。下面是黔之驴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蔽林间窥之(7)。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15)。益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稍近(18)益(19)狎(20),荡倚冲冒(21),驴不胜(22)怒,蹄(23)之。虎因(24)喜,计之(25)曰:“技止此耳(26)!”因跳踉(27)大阚(28),断其喉,尽其肉,乃(29)去(30)。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1,选自《柳河东集》。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后来称贵州省为黔。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以,把。为,作为。神,神奇的东西。把它当做神
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蔽,隐蔽,躲藏。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稍:渐渐。
9,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 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莫,不。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
11,大骇:非常害怕。
12,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
13,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噬:咬。
14,然往来视之。 然: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 视;观察。
15, 觉无异能: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16,习:同“悉”熟悉。益:渐渐。 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17,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搏:击,扑
18,近:(1)稍出近之。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2)稍近,益狎。稍:渐渐。近:走进,靠近。
19,益:更加。
21,荡倚冲冒:碰撞靠近冲击冒犯。荡,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冲撞。冒, 冒犯
22,驴不胜怒。 不胜:不堪,禁不住。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23,蹄:名词作动词,用蹄子踢。
24,于是,就
25,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指驴子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6,技止此耳:技:本领,技能 。止:只,仅。 此:如此 。 耳:罢了
27,跳踉(liáng):跳跃。
28,阚(hǎn):同“吼”,怒吼。
29,乃:才。
30,去:离开。
通假字:
1.技止此耳 “止”通“只”,只,不过。
2.益习其声 “习”同“悉”,熟悉。
古今异义:
1.稍出近之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2.因跳踉大阚 因,古义:于是 今义:因为
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一词多义:
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把……当作)
B.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2、然
A.慭慭然,莫相知。/庞然大物 (。……的样子)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
3、之
A.黔之驴(的`,结构助词)
B. 虎见之(它,代词,代驴)
C.蹄之(它,代词,代老虎)
D.虎因喜,计之曰(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4、益
A.益习其声(渐渐)
B.益狭(更加)
翻译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用处,便把它放置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大吃一惊,便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害怕。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听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始终不敢向驴子搏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更加随便地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心中盘算此事想着:“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哎呀!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宏亮好像有能耐,假使不使出它的技能,老虎虽然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 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翻译失误近几年,笔者从教学和考试中总结学生翻译文言文失误的情况,学生的失误形式是:1.译句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汉语中,倒装句,
- 邴原戒酒邴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
- 梁贾说苏轼①梁民有贾于南者,七年而后返。茹杏实、海藻,呼吸山川之秀,饮泉之香,食土之洁,泠泠风气,如在其左右。朔易弦化,磨去风瘤,望之蝤蛴然
- 唐文粹文言文翻译《唐文粹》选录《文苑英华》中唐人作品。序言“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故侈言曼辞率皆不取“。姚铉本人提倡古文、古体诗,排斥声
-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①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
- 《本草纲目·草部·防己》文言文释名解离、石解。气味辛、平、无毒。主治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用防己、黄芪、桂枝各三两,
- 新唐书原文:(李)愬,字元直,有筹略,善骑射。宪宗讨吴元济①,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既败,七月,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又命袁滋为帅,滋亦无功。愬
- 高中文言文考试复习知识要点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
- 卢渊性温雅寡欲,有祖父之风,敦尚学业,闺门和睦。袭侯爵,拜主客令,典属国。迁秘书令、始平王师。以例降爵为伯。给事黄门侍郎,迁兼散骑常侍、秘书
- 《月赋》文言文原文和翻译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
- 柳宗元原文: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何也?君子宜于上不宜于下,小人宜于
- 宋史原文: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
-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祐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广顺中,从世宗征刘崇,力战有功
- 子产论政宽猛 【原文】 郑子产①有疾。谓子太叔②曰:“我死,子必为政
- 成衣匠文言文习题附答案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甲]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乙]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
- 初中文言文名句导语:初中语文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明史-廖永忠传附译文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
- 黔之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导语: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黔之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 《张元饲弃狗》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译文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
-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之常用实词常见文言实词1.安(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