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04 10:30:51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
导语: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译:多个人行走,在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译:堆土成为高山,风雨自然会从这里兴起。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并且将土石放在哪里呢?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译:尚且跟从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译:生都还不知道,怎么知道死?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译:杀鸡怎么要用杀牛的刀呢?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哪里有仁爱的人处在君主的地位,对陷害百姓的事却能做得出来呢?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译:等到燕子丹用派遣荆卿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一根羽毛不能举起,是因为不肯用力量。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译:不通晓句读,迷惑而不去解答,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生气,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译: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后汉书原文: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性好学博涉多该览后辟司空掾拜中军侯在职三日迁虎
- 诚斋夫人文言文乳翻译文言文翻译是我们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诚斋夫人文言文乳翻译,大家一起阅读吧!诚斋夫人文言文乳翻译诚斋夫
- 清史稿原文:扬古利,世居珲春。父郎柱,为库尔喀部长,率先附太祖,时通往来,太祖遇之厚,命扬古利入侍。郎柱为部人所戕,其妻襁负幼子纳穆泰于背,
- 祁彪佳,浙江山阴人。弱冠,第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濒行,跪其父请教,不答。或问之,曰:“不见夫诲泅者乎,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
- 高山流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高山流水是古代一个传说,下面是高山流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欢迎参考阅读!高山流水原文伯牙子①鼓琴,其友钟子期②听之,方
- 画蛇添足原文及相关释义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我们经常用画蛇添足比喻一个人说话做事,那么它的起源是哪里,为
-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
- 初三课内文言文及翻译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文言文是必须要学的,以下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初三课内文言文及翻译,感兴趣的同学们,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
- 新课标八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要(yāo)通邀《桃花源记》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记》18、
- 资治通鉴原文:将军王去荣以私怨杀本县令,当死。上以其善用炮,敕免死,以白衣于陕郡效力。中书舍人贾至不即行下,上表,以为:“去荣无状,杀本县之
- 宋史原文:晁迥,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人,自其父佺,始徙家彭门。迥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稍迁殿中丞。坐失入囚死罪,夺二官。真宗即位,用宰相吕端、
- 学弈专心致志文言文翻译《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下面
- 洪州东门记【宋】 曾巩 南昌于《禹贡》为扬州之野,于地志为吴分。其部所领八州,其境属于荆闽南粤,方数千里
- 晋平公游于河文言文翻译晋平公游于河是汉代刘向《新序·杂事第一》一书的文章。主旨在于有才能的人到处都有,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要真心获得他们。下面
- 王翱秉公王翱一女,嫁于畿辅某官为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
-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确山知县。县遭明季流寇残破,琠拊流亡,辟芜废,垦田岁增,捕获盗魁诛之。师下云南,县当孔道,舆
-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 《本经阴符七术·损悦法灵蓍》文言文《本经阴符七术·损悦法灵蓍》作者:鬼谷子(王诩)损悦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
- 江城子密州出猎文言文赏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
-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下面是小编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