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齐国佐不辱命》文言文鉴赏

《齐国佐不辱命》文言文鉴赏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07 11:02:34 

标签:

《齐国佐不辱命》文言文鉴赏

《齐国佐不辱命》通过齐国使臣宾媚人不辱使命的表现,谦谦君子的风度、超凡的勇气和他大义凛然的正气,反衬出晋国的霸道和无理,以及齐顷公的软弱无能。


【原文】

《齐国佐不辱命》

出处:《左传 成公二年》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①,击马陉②。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③、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为质④,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⑤。”对曰:“肖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王命何⑥?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

“先王疆理天下⑦,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⑧!

“四王之王也⑨,树德而济同欲焉⑩;五伯之霸也⑾,勤而抚之,以役王命⑿;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⒀。’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⒁。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⒂;畏君之震,师徒桡败⒃。吾子惠徼齐国之福⒄,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⒅,背城借一⒆。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注释】

①丘舆:地名,齐国境内,在今山东益都县内。

②马陉:读音xíng,地名,齐邑名,在益都县的西南。

③宾媚人:齐国上卿,即国佐。赂:赠送财物。甗:读音yǎn,陶器,甑的一种,是一种礼器。玉磬:乐器。纪:古国名。为齐所灭。纪甗玉磬,是齐灭纪时所得到的珍宝。

④肖同叔子:肖,小国名;同叔:国王的名称;子,女儿。萧君同叔的女儿,即齐顷公的母亲。

⑤封内:国境内。尽东其亩:田地垄亩全改为东西向,道路沟渠也相应地变为东西向,因为齐、晋东西相邻,这样一改,以后晋国的兵车过入齐境便于通行。古代田亩制,一亩宽一步,长百步,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不同。

⑥王命:先王以孝治天下的遗命。先王,已去世的君王。

⑦疆理:指划分疆界和沟渠小路。

⑧阙:缺点,过失。

⑨四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⑩济:满足的意思。同欲:共同的欲望

⑾五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⑿役王命:从事于王命。

⒀优优:和缓宽大的样子。百禄:百福,百种福禄。遒:聚。

⒁辞:言词,话。

⒂腆:读音tiǎn,丰厚。

⒃桡:读音ráo,弯曲,屈从

⒄徼:读音jiào,巡查

⒅烬:火灰。余烬:指残余的军队。

⒆背城借一:背靠着城,再打一仗。意即在城下决一死战。

【白话翻译】

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进入齐国境内,攻打马陉。齐顷公派宾媚人将纪国的炊器、玉磐赠送给晋国,并归还鲁、卫两国的土地。“不行,就任凭他们所为。”宾媚人送上礼物,晋国人郤克不答应,说:“必须以萧同叔的女儿做人质,同时使齐国境内的田亩全部改为东西向。”

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的女儿不是别人,是敝国国君的母亲。如果以对等相待,也就是晋国国君的.母亲。您向诸侯颁布天子的命令,却说一定要人家的母亲做人质作为凭信,将何以对天子之命?而且这是以不孝来命令诸侯。《诗经·大雅·既醉》说:‘孝子的心从不衰竭,永远赐福于你的同类。’如果以不孝命令诸侯,恐怕不是施恩德于同类吧?先王划定天下的疆界,治理天下的道路,河流,考察土性所宜而分派它们的利益。所以《诗经·小雅·信南山》说:‘我划定疆界,治理沟垄,朝南朝东修起田埂。’现在您划分和治理诸侯的土地,却说‘全部将田垄改为东西向’就完了,只顾有利于您的战车出入,不顾土性所宜,恐怕不是先王的遗命吧?违反先王就是不义,怎么做诸侯的领袖?恐怕晋国的确有过错。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德行,帮助实现大家的共同愿望。五伯称霸诸侯的时候,勤劳王事,安抚诸侯,奉行天子的命令。现在您却谋求会合诸侯,以满足无止境的贪欲。《诗经·商颂·长发》说:‘施政宽和,百福聚集。’您实在不肯宽大,从而抛弃各种福禄,这对诸侯有什么害处呢?如果您不同意,敝国国君命令使臣,已有言辞在先了,说:‘您率领贵国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敝国以微薄的兵赋来犒劳您的随从。由于畏惧贵国国君的威严,军队遭到了挫败。承蒙您为求取齐国的福佑,不灭绝它的社稷,使它继续同贵国保持旧日的友好关系,敝国决不敢吝惜先君这些破旧的器物和土地。您又不答应。那就请允许我们收集残余,在敝国城下决一死战。即使敝国侥幸取胜,也要服从贵国;倘若不幸战败,敢不完全听从贵国的命令?’”

【简析】

全文大概意思是:晋军追赶齐军,齐顷公惧怕不已,急派大臣宾媚人将玉器和土地当礼物送给晋军,并说:只要不打仗,怎么都行。宾媚人奉命与晋军交涉。晋人不同意齐王的请求,并提出要把齐王的母亲作为人质,同时齐国境内的所有田地全部改为东西走向。宾媚人据理力争  ,就晋人提出的两个苛刻要求与晋人理论,最后以君子形象  结束交涉。

宾媚人说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有力的驳回了晋人的无理要求,同时大大挫了晋军的锐气  。宾媚人先礼后兵的说辞让人敬佩,他既没有低三下四的请求,也没有失礼,即使到最后提出要打仗时,依然保持君子风度,既没有损伤齐国的形象,又对晋国提出的要求以讽刺  的意寓反击。

本文通过齐国使臣宾媚人不辱使命的表现,谦谦君子的风度、超凡的勇气和他大义凛然的正气,反衬出晋国的霸道和无理,以及齐顷公的软弱无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寓言《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那些不用变化眼光处理问题的人。小编整理了寓言《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欢迎欣赏与借鉴。原文
  • 义赏赏罚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其所以加者义,则忠信亲爱之道彰。久彰而愈长,民之安之若性,此之谓教成。教成则虽有厚赏严威弗能禁。故善教者,不以
  • 高中必修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是得到公认的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
  • 王安石原文:予少时,客游金陵,浮屠慧礼者②从予游。予既吏淮南,而慧礼得龙兴佛舍,与其徒日讲其师之说。尝出而过焉,庳屋数十椽,上破而旁穿,侧出
  • 何栗,字文緽,仙井人。政和五年进士第一,擢秘书省校书郎。逾年,提举京畿学事,召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
  • 汉书原文: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人也。竟宁中举为西域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三岁拜为沛郡太守徙为雁门太守数年坐法免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阳朔中,复为都
  • 《死灰复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死灰复燃》出自于《史记·韩长儒列传》的成语词汇,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死
  • 高考必背文言文引导语: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关于高中必背文言文介绍,欢迎阅读!《寡人于国也》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梁
  • 原文: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捐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 贞元十九年,子厚又例①谪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为深博无涯涘。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
  • 明史列传第六十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
  •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祖嗣,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父公政,历职至平塞军使,累赠太傅。福便弓马,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充承天军
  • 阿房宫赋文言文翻译《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以下是“阿房宫赋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阿房宫赋唐代:
  • 楚人献鱼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楚人有献鱼楚王者曰:“今日渔获,食之不尽,卖之不售,弃之又惜,故来献也。”左右曰:“鄙哉!辞也。”楚王曰:“子不
  • 宋书原文:张畅,字少微,吴郡人。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起家为太守徐佩之主簿,佩之被诛,畅驰出奔赴,制服尽哀,时论美之。弟枚尝
  • 表示说的文言文词语文言文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表示说的文言文词语,快来看看吧!表示说的文言文词语一字词语:讲 说 喊
  • 礼记原文: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于 * 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
  • 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
  • 《高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高适者,渤海蓨人也。……天宝中,海内事干进者注意文词。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
  • 《明史·伍文定传》文言文阅读及译文伍文定,字时泰,湖北松滋人。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有膂力,便弓马,议论慷慨。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称强吏。魏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