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湖南文征·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9-02 11:39:55
《湖南文征》序(节选)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悱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宋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慎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齿:牙齿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薄:逼迫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逮乎宋世,周子复生于斯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吾尝跂而望矣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3分)
(2)而其弊或激宕失中(3分)
(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2分)
参考答案:
4、B(齿,年龄;间,夹杂;薄,接近。) 5、B 6、D
7、(1)把他编纂的一百九十卷《湖南文征》给我看,并且嘱托我给他在书的前面写一篇序言。
(2)然而它的弊病是因过激或过缓而失去了适中原则。
(3)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附文言文翻译:
我的朋友湘潭人罗研生,把他编纂的一百九十卷《湖南文征》给我看,并且嘱托我给他在书的前面写一篇序言。我见识很短浅,年龄大了,身体也日益衰弱,哪里够得上来谈论文章的事?
我私下里听说古代的文章,原本是没有所谓的文法的。《易》、《书》、《诗》、《仪礼》、《春秋》等经书,它们的文体语句气势没有一字相互抄袭。到了周、秦的诸子百家,也各自成为一体。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他们,划分这些就好像是金玉和花草树木不同类一样,这哪里有所谓的文法呢。后人本来不能写文章,但却竭力学习古人创作文章的方法来模拟写作,于是有的合乎古人的写法,有的与古人背离,这样看来,效仿不固定文法的结果就明白了。如果他们不去模拟古人,那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然形成的文章,大约有两个方面:一是理,一是情。这两者都是人人本来就有的。用我所知道的道理,拿笔书写成文,流传后世,如果要表达我喜爱厌恶悲伤欢乐的情感,就要连缀文辞来表达,这就好像是破开肺腑来陈述书籍一样。这样写成的都是顺其自然的文章。性情敦厚的人,大致能够做到了。然而文章内容的深浅,技法的精妙拙劣,就相差很远而没有极限了。除了各种经书以外,百家的著述大都有独胜于别人的地方。以理取胜的,大多是阐发幽深或高明的语句,然而它的弊病是因过激或过缓而失去了适中原则;以情取胜的,大多是悱恻感人的语言,但它的弊病常常在于词藻华丽而缺少实际内容。自从东汉到隋朝,文人才子,在阐发义理时大多不是主要阐发义理,而是大多使用骈俪排比的文辞。即使是议论朝政,考证大礼时,也每每用排比的句式来装饰,中间又掺有婀娜之音,到了唐代还没有改……
湖南作为一个邦国,北面靠近长江,南面接近五岭,西面接近贵州四川,是苗族各部落居住的地方,大概也是比较偏僻荒凉的次一等的地区。然而到了周朝末年,屈原出生于这里,《离骚》等名篇被后世写抒情文章的人所效仿。到了宋朝,周敦颐又在这里出生,他写作了《太极图说》《通书》,被后世写义理文章的人所效仿。两位圣贤,都没有老师指导,却创作出了高妙的文章。向上可以和《诗经》《周易》相比,向下百代才子,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们的范围。更何况那些受到他们写作风格影响的后代湖南人士呢?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长于言情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四;骈体类的文章也很有值得学习的文采,它不说文法但文法却没有乱。只是考据类的文章搜集的太少。现在,前贤倡导的没有被弘扬,令后世羡慕的文章也不多。罗研生的学问,考证《说文》来探求文字的通达准确,注释《禹贡》来明晰地区的标志,本来也是很明白考据学家的学说的。评论文章只崇尚对文章要点的概括,不崇尚繁杂的征引,所以这部文集只是选取它长处而不沉溺于它的短处,大概这就和君子慎重选择学术的道理一样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李徜,字正言,平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
-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
- 左传原文:楚子之在蔡也,矍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大 子建。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王为
- 明史原文:黄得功,字虎山,合肥人。出关走辽阳,投大帅为健卒,遂隶辽阳籍。为人忠勇,善骑射,帅拔之帐前亲军。每战辄冲锋,积功至游击。入援山东,
- 陈敏,字元功,赣之石城人。父皓,有才武,建炎末,以破赣贼李仁功,补官至承信郎。敏身长六尺余,精骑射,积官至忠靖郎。以杨存中荐,擢阁门祗候。时
- 所染《墨子》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nb
- 三国志原文: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
- 叔远绝技文言文翻译导语: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叔远绝技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
-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耕孙,宁国路推官,死长枪贼难。焘孙,常宁州学正,死僚寇。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
- 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见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
- 宋史原文:王涣之字彦舟。未冠,擢上第,有司疑年未及铨格,特补武胜军节度推官。方新置学官,以为杭州教授,知颍上县。元祐中,为太学博士,校对黄本
- 新唐书原文: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遍,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光阴能习邪?”邕固请,乃假直秘书。
- 望岳文言文及翻译《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以下是“望岳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望岳唐
- 萧景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萧 景萧景,字子昭,高祖从父弟也。父崇之字茂敬,以干能显,为政尚严厉,官至冠军将军、东阳太守。永明中,钱唐唐翊之反,别
- 《本草纲目草部贯众》文言文释名亦名贯节、贯渠、百头、草 头、黑狗脊、凤尾草。气味(根)苦、微寒、无毒。主治鼻血不止。用贯从根研末,取一钱,水
- 郦道元原文: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 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说:触龙说赵太后一、重点词语解释1、赵太后新用事(新:刚刚)2、老妇必唾其面(唾:吐唾沫)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
- 《人之于文学》文言文练习人之于文学①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②也。和之璧③,井里④之厥⑤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贡、季路,故鄙人⑥也,被
- 初中必背文言文参考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是一块重要的学习内容。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一些精选的初中文言文,欢迎阅读。初中文言文精选1.陋室铭朝代:
- 支玉恒文言文教学实录导语:《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