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10-19 21:05:03 

标签:

课文《隐姓埋名三十年》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1961年春季的一天,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把年近五十的女科学家王承书请到自己办公室,神情庄重地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zi6*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
“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这极为平常的三个字,对王承书来说,将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和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但是,“名利”二字在王承书心中,一向是十分渺小的。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放弃名利了。
青年时代的王承书,怀着一腔爱国热忱留学美国。她决心努力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来报效祖国。在美国,她获得了博士学位,在稀薄气体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yù)(我国著名高能物理学家)毅然决定,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美国政府听说王承书要回国,立即派特务监视她的行踪,没收了她替中国科学院采购的半导体材料,还对她非法传讯;美国政府百般威逼利诱,企图阻止她回国。但是,王承书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1956年,王承书夫妇终于冲破重重难关,一起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当时,我国正在研制原zi6*弹。原先中苏曾有协定,由苏联专家帮助我国研制。但是,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chè)走专家,带走全部资料,只留下一堆拆不走的机器和厂房。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我国政府毅然决定,依靠本国专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研制原zi6*弹。
在研制过程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那就是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yóu)的技术。不掌握这项核心技术,就不能制成原zi6*弹。
可是由谁来解决这一难题呢?于是,钱三强找到王承书。这对王承书也是难题,因为在她原来的研究领域中,没有涉及这个难题。再加上国外封锁,更是困难重重。从事这项工作,一切要重新开始。这需要牺牲自我的极大勇气!但王承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从此,她再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kān)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shǔ)名,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
王承书接受任务以后,深知责任重大,任务紧迫。因为党中央决定,要在国庆十五周年前后,成功bao6*炸我国自制的第一颗原zi6*弹。
虽然王承书从没接触过提炼(liàn)浓缩铀技术研究领域,但她决心凭着自己坚实的物理学术功底,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攻克这个难关。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1964年元旦,高纯度的浓缩铀在王承书和她的同事手中诞生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个国庆节后半个月,刚刚平静的中华大地又沸腾起来。中国第一颗原zi6*弹bao6*炸成功了!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祖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原zi6*弹,中国人民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承书也抑制不住心头激动,不禁热泪满面。为了祖国国力增强,为了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虽然她为之付出极大牺牲,但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不折不扣的功臣;虽然她没能上台领奖,报刊的喜讯中也没提到她的名字,但她还是心甘情愿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
王承书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十年,直到逝世前,人们才在报纸上读到她的业绩,知道她的名字。王承书,这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yì)熠生辉!
【前言】
《隐姓埋名三十年》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在祖国核武器研制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科学家为题材,介绍了著名女科学家王承书的感人事迹,热情地讴歌了她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祖国服务的奉献精神。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3.帮助学生会认“撤、刊、署、炼、熠”;会写“渺、握、购、忱、撕、毁、撤、拆、键、刊、署、炼、昼”;理解“渺小、关键、署名、提炼、掌握、热忱、不分昼夜、隐姓埋名、不假思索、欢欣鼓舞、熠熠生辉”等词语。
【教学设计】
1. 识字写字。
“撤”chè,“署”shǔ,都是翘舌音。
“熠”yì,音同“艺”,不读“习”(xí)。
可设计如下练习(比一比,再组词),让学生做一做。
撤()拆()署()炼()
撒()折()暑()练()
本课写字较多,可让学生按字形结构先分类再书写。如,上下结构的字:署,昼;左右结构的字:拆、毁、刊、忱、购、炼、键;左中右结构的字:渺、撕、撤。注意每个字各部分的宽窄比例。
2. 理解内容。
(1)初读全文,要让学生看看讲了王承书的哪些事迹,哪些部分是写她“隐姓埋名”的事迹。
(2)细读课文,应把她再次放弃名利、一心研制核武器作为重点,同时注意文中是怎样讲到她第一次放弃名利的。
3. 讨论交流。
(1)王承书做到了隐姓埋名吗?她接受任务后是怎样工作的?
(2)文中哪些段落讲述了王承书“第一次放弃名利”?写这件事与写她“隐姓埋名”有什么关系?
(3)读了她的这些事迹,你有怎样的感触?(可把你的感受写一写,再与同学们交流。)
4. 课后练习。
第1题,在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可抓住让学生深受感动的语段,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并进行背诵。例如第3、第17自然段等。
第2题,在教学中要重视默读,通过一边默读、一边批注,弄清全文所叙述的王承书放弃名利、默默奉献的主要事迹:一是1956年,放弃名利,从美国回到祖国怀抱;二是1961年,隐姓埋名,一心投入祖国研制原zi6*弹的工作,直到去世。在充分了解她事迹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受到的感触写一写,再与同学们说一说。
第3题,这两个句子都表达了王承书敢于放弃个人名利的勇气和决心。第1句是作者对她语言、神态的生动描述,“不假思索”表现出她的果断和坚定。第2句是王承书为国奉献的具体表现,“心甘情愿”说明王承书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心以及她“淡泊明志”的品质,“默默”照应为课文题目“隐姓埋名”,写的是王承书的行动方式。理解这两个句子,一要联系上下文去体会,二要通过诵读去感悟。
第4题,读词语时,要注意“署名”的“署”、“热忱”的“忱”等字的发音;写词语时,要注意“渺小”的“渺”、“撕毁”的“毁”等字的写法。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微风轻轻地吹,白云慢慢地飘,窗外已是阳光普照,星期天的早晨多美好!
  • 课文《小黄莺唱歌》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小黄莺唱歌》是一篇童话故事,借小黄莺唱歌的经历告诉人们:自信是一个人
  • 课文《失物招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参观。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
  • 课文《天鹅》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够正确地书写。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 课文《当妈妈拉开窗帘》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拉、外、方、升、向、招、鸟、跳、回、
  • 课文《金色的秋天》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秋风阵阵吹,白云朵朵飘。天气一天天凉了。一片片树叶在风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美
  • 课文《礼貌待客》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星期天,晓英正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原来是妈妈的同事王阿姨,晓
  • 课文《索桥的故事》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
  • 课文《种一片太阳花》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我从乡间来到城市,住进机关的四合院。春天,别处的草青了,树绿了;这里,映时
  • 课文《粽子》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2、自主积累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 课文《你像一个巨人》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借助拼音认读“巨、坪、藏、森、婚、礼、震、弱、保、护”10个生
  • 课文《山里的桃花开得迟》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少年沈括读到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
  • 课文《谈中国诗》出自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
  • 课文《小马过河》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
  • 课文《工人毛巾衣服》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工”“人”“毛”“中”“衣”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 课文《云房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一群小鸟飞过
  • 课文《留心观察》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龙龙对文文说:“咱们每天都上楼,可是你知道每段楼梯有多少阶吗?”文文说:“我
  • 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 课文《石榴笑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树上挂满了石榴。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石榴什么
  • 课文《过桥》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过桥》内容包括一篇课文、一幅插图、七个生字、七个词语、四个新出现的部首和课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