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镃的《平望遇风》
全文:
平望陂湖一望平,当年地志岂虚名。
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
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
疎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
参考注释
百千
成百上升,极言其多
俄而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雁
寒天的雁。亦作“ 寒鴈 ”。诗文中常以衬托凄凉的气氛。 唐 无名氏 《朝元阁赋》:“寒鴈正来,下 泰山 之八水;暮烟初起,绕 汉 家之 五陵 。” 清 何绍基 《登舟》诗:“寒雁几声吾未睡,霜华来妒一鐙红。”
偏宜
最宜;特别合适。 前蜀 李珣 《浣溪纱》词:“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鬱金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满香腮。” 粤剧 《关汉卿》第四场:“近时有些婆娘们,道着难晓,说着难知,旧恩忘却,新爱偏宜。”
三四
(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旅帆
(1).航船之帆。 南朝 梁 吴均 《赠王桂阳别诗》之三:“旅帆风飘扬,行巾露沾湿。”
(2).借指航船。 唐 周贺 《寄韩司兵》诗:“ 泗 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
张镃名句,平望遇风名句
猜你喜欢:
-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曾棨《维扬怀古》
-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学古堂口号乾隆〔清代〕
-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八山房苏辙〔宋代〕
- 薤露佚名〔两汉〕
-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陆游〔宋代〕
-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苏轼〔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