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方平的《赴新定过七里濑》
全文:
舟过严陵濑,凉秋水木清。
鼓旗知郭近,鱼鸟见人惊。
云乱迷山色,滩长杂雨声。
一毫名利事,搔首愧平生。
参考注释
一毫
一根毫毛。比喻极小或很少。《列子·杨朱》:“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宋 苏轼 《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如今 韩生 吉帖婚书,并无一毫虚谬。”《镜花缘》第九五回:“向日在家屡要学剑,奈教师此道不精,不过敷衍教了两个势子,却是一毫无用。”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更从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觉得回去终于是天经地义。便把恼恨搁在一旁,脸上也不露一毫形色。”
利事
(1).指有利可图的事。《管子·心术下》:“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
(2).指军事装备。《逸周书·大明武》:“十因:一树仁,二胜欲,三宾客,四通旅,五亲戚,六无告,七同事,八程巧,九□能,十利事。” 朱右曾 校释:“利事,谓车甲器械。”
搔首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诗:“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欧阳予倩 《关王庙》:“看起来绝了望生机已断,对苍天我这里搔首无言!”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张方平名句,赴新定过七里濑名句
猜你喜欢:
-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墨子《墨子·04章 法仪》
- 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穷巷多怪,曲学多辩。商鞅《商君书·更法》
- 安阳好(九之三)王安中〔宋代〕
- 清平乐(次韵李提刑炁白笑词并呈李参政壁)魏了翁〔宋代〕
- 癸卯立秋后一日凿井竹间张镃〔宋代〕
- 和陪丞相听蜀僧琴黄庶〔宋代〕
- 渭南道中王士祯〔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