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以麟的《丙申春同诸社丈北郊会张吴二将军杨武生邀酌松下晚归书事二首·其一》
全文:
柴门日日闭春晴,白发缘愁已乱生。
闻道郊原新雨足,共寻芳径出山城。
参考注释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郊原
原野。 南朝 梁 萧子范 《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雨足
(1).雨量充足。《书·洪范》“曰雨、曰暘” 唐 孔颖达 疏:“雨足则思暘,暘久则思雨。” 宋 杨万里 《夏日杂兴》诗:“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清 厉鹗 《雨后》诗:“野夫欣雨足,米价及时平。”
(2).雨脚。 晋 张协 《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隋书·长孙晟传》:“﹝ 长孙晟 ﹞夜登城楼,望见磧北有赤气,长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宋 寇準 《点绛唇》词:“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参见“ 雨脚 ”。
寻芳
(1).游赏美景。 唐 姚合 《游阳河岸》诗:“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宋 朱熹 《春日》诗:“胜日寻芳 泗水 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喻狎妓。《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独自玩赏了一回,鸟声聒碎,花影横披,遂起了访友念头,寻芳兴致。”
山城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 白居易 《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李以麟名句,丙申春同诸社丈北郊会张吴二将军杨武生邀酌松下晚归书事二首·其一名句
猜你喜欢:
-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佚名《增广贤文·下集》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屋漏者民去之,水浅者鱼逃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刘向《说苑·谈丛》
-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戴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刘安及其门客《淮南子·主术训》
- 赠钓车道人李石〔宋代〕
- 和东园黄香梅之作因复劝游綦崇礼〔宋代〕
- 杂诗四首王之望〔宋代〕
- 洗心亭·其二乾隆〔清代〕
- 题隆福寺行宫六景用去岁韵·其二·翠微室乾隆〔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