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游峡山和东坡韵原文 诗词名句

游峡山和东坡韵

作者:李昴英 朝代:宋代

游峡山和东坡韵原文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
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
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
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
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
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
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
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诗词问答

问:游峡山和东坡韵的作者是谁?答:李昴英
问:游峡山和东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昴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昴英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转湾

见“ 转弯 ”。

长公

(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汉书·夏侯胜传》:“ 夏侯胜 字 长公 。”《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 字 长公 。”

(2). 宋 苏轼 为 苏洵 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復斋漫録》云:‘当时以 东坡 为 长公 , 子由 ( 苏辙 )为 少公 。’” 宋 张耒 《赠李德载》诗:“ 长公 波涛万顷海, 少公 峭拔千寻麓。” 明 焦竑 《李氏<焚书>序》:“ 宋 元丰 间,禁 长公 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偃蹇

(1) 高耸

(2) 骄横;傲慢

惧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他就得意的了不得,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 困顿;窘迫

叔宝道:“小弟当时偃蹇。——《隋唐演义》

(4) 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往还

去和来;往来

长风

(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开关

(1) 打开城门

(2) 机器的启动和关闭的装置

逢迎

(1) 违心趋奉迎合

逢迎拍马

(2) 迎接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高僧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识面

(1).相见。 唐 韩愈 《答张彻》诗:“首敍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宋 陆游 《赠应秀才》诗:“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説辛勤求识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河工奢侈之风》:“有为宾主数年,迄未识面者。”

(2).见过面;熟识。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贄 居 忠州 十餘年,常闭门不出入,人无识面者。”《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看着路傍,专望一识面之人经过此地,便是救星。” 茅盾 《虹》五:“从未有过一个仅仅识面的男子对她这样地关切,这样地热心,并且这样地努力想博她的欢心。”

(3).犹世面。《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这死不见识面的货。”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幽壑

深谷;深渊。 三国 蜀 郤正 《释讥》:“初升高冈,终陨幽壑。” 唐太宗 《出猎》诗:“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宋 苏轼 《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由寺右缘天梯而上百餘步,幽壑不可越。”

君命

君王的命令;君王的使命。《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成季 使以君命命 僖叔 ,待于 鍼巫氏 ,使 鍼季 酖之。”《孙子·九变》:“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宋 梅尧臣 《送李密学赴亳州》诗:“ 譙郡 君命重, 苦县 祖风殊。”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福文襄王夫人》:“此相公祸福关头,使 光平 不亲至,何以归报君命?”

归棹

亦作“ 归櫂 ”。指归舟。 唐 王勃 《临江》诗之二:“去驂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唐 徐彦伯 《采莲曲》:“春歌弄明月,归櫂落花前。” 明 陈海樵 《锦缠道·惜别》曲:“留宴罢,催归棹。”

惭愧

(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和光

(1).谓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内寳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魏书·释老志》:“和光六道,同尘万类。” 唐 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

(2).共同照耀。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分则列照於三无,聚则和光於六合。”

(3).柔和的光辉。 宋 苏轼 《妒佳月》诗:“浩瀚玻璃琖,和光入胸臆。”

青童

(1).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 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

(2).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3).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 青童 。” 王琦 注:“《真灵位业图》:‘ 龚仲阳 、 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 宋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 青童 。”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 青童 ,神仙 青童君 也。” 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散落人间只等閒。”参见“ 青童君 ”。

(4).指少年。 唐 于鹄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清 郑燮 《止足》诗:“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 续范亭 《总部观平剧》诗:“丰衣足食好榜样,两个青童四百磅。”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流酾汶河各南北,千秋通运藉神权。

    水分固在谋诚巧,地脊仍因势自然。

    但使万民资利赖,允宜一已致诚虔。

    近年流弱刚浮漕,补救绸缪意更悬。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碧玉山边白鸟鸣,绿杨风里翠荷声。草花蹈碎教人惜,为勤芒鞋款款行。
  • 作者:释普度,朝代:宋代
    阶前黄叶两三片,门外白云千万重。寄语善财休斫额,德云不在妙高峰。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太守登车时,我病不能出。遥期玩海棠,度险马屡叱。唯畏行迈迟,恶欲及春日。何为爱此花,曾非桃杏匹。生红浓复浅,瘦蔕修且密。湖傍几十树,雕盘拥新漆。酒倾琉璃盆,月上欢未毕。县官同远宦,簿领无督诘。刻意咏芳菲,追补李杜失。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东谷寺较少,千相乃称绝。

    山庄喜不遥,云径几曲折。

    乱石穿磊磊,幽泉度决决。

    花宫忽已到,净土真堪悦。

    调御祗独尊,千相名谁设。

    昔闻有古德,于此栖岩穴。

    木石为寝处,虎豹相玩狎。

    一朝遇良契,枯禅悟指月。

    把臂送出谷,落泪殷勤别。

    既云物我空,此又如何说。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祖衣作铁底须惊,七字因之为定评。

    当是铸钟昔未就,袈裟略似故传名。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岁晚山同色,湖平雾不收。寒云低阁雪,佳节静供愁。竹柏森严立,蒲荷索莫休。瘦筇知脚力,政尔耐清游。
  • 作者:魏野,朝代:宋代
    长安君到转民安,夏少炎蒸腊少寒。接使管玄登月榭,劝农旌旆入烟峦。龙池似锦花堪赏,鹑野如云稼好观。见说添苏亚苏小,随轩应是佩珊珊。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云薄风回雨点麤,日腥土气随吸呼。蒸然袭汗犹挥珠,屋瓦裂响波生渠。森森斗觉凉侵肤,毛根癝瘮粟匝躯。已知燠寒变须臾,雷电不止投笑壶。槐端漏影日向晡,马蹄莫惜行泥涂。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檿弧箕服。
    实亡周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