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孟夏时享太庙述事原文 诗词名句

孟夏时享太庙述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孟夏时享太庙述事原文

太室修时享,躬亲祀事将。

本仁思謦欬,观德想衣裳。

乐律含清徵,南讹届正阳。

若凭钦降嘏,继序励其皇。

诗词问答

问:孟夏时享太庙述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孟夏时享太庙述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孟夏时享太庙述事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八

参考注释

太室

亦作“ 大室 ”。1.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孔 传:“太室,清庙。” 孔颖达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 杜预 注:“大庙之室。”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左传·昭公四年》:“ 四岳 、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 陆德明 释文:“大室即中岳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史记·楚世家》:“ 幽王 为 太室 之盟。” 裴駰 集解引 杜预 曰:“ 太室 , 中岳 也。”

时享

亦作“ 时饗 ”。太庙四时的祭祀。古代帝王臣民都行时享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国语·周语上》:“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国语·楚语下》:“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帅其子姓,从其时享,虔其祝宗,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每当春秋时饗,孑立捧奠,顾眄无后继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本朝祧庙之制》:“时享之时,既不预九庙之数,復不压 高皇帝 南向之尊。”

躬亲

亲自动手做

事必躬亲

謦欬

(1) 咳嗽

利喉曰謦欬——《通俗文》

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也。——陆游《老学庵笔记》

(2) 谈笑

昆弟亲戚之謦欬。——《庄子·徐无鬼》

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清史稿》

观德

观察德行。《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史记·乐书》:“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张守节 正义:“结乐使人知上之事,故观知其德也。”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山云特起,八卦成形。凤凰于飞,九州观德。”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与为人后》:“为人子者之絶本生之斩衰……屏而黜之,使不得与於观德之列,不亦可乎?”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乐律

见“音律”

清徵

清澄的徵音。徵,五音之一。《韩非子·十过》:“ 师旷 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且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故古人名琴,或谓之清徵,或谓之清角。” 明 夏完淳 《九哀·临清流》:“期美人兮 江 干,奏清徵兮玉阑。”

省察;审察。《后汉书·黄琼传》:“阶下不加清徵,审别真伪,復与忠臣并时显封,使朱紫共色,粉墨杂糅,所谓抵金玉於砂砾,碎珪璧於泥涂。” 王先谦 集解:“官本考证曰:‘诸本同,徵,当作徵。’ 惠栋 曰:《古文易》曰:‘君子以徵忿窒欲。’ 郑玄 云:‘徵,清也。’《左传·襄二十七年》云:‘以徵过也。’ 杜预 曰:‘徵,审也。’”徵,一本作“ 澂 ”。参见“ 清澄 ”。

南讹

(1).亦作“ 南为 ”、“ 南伪 ”、“ 南譌 ”。指夏时耕作及劝农等事。《书·尧典》:“申命 羲叔 ,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 孔 传:“讹,化也。掌夏之官,平叙南方化育之事……四时同之,亦举一隅。”《史记·五帝本纪》:“申命 羲叔 ,居 南交 。便程南为,敬致。” 司马贞 索隐:“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汉书·王莽传中》:“予之南巡,必躬载耨,每县则薅,以劝南伪。” 南朝 齐 谢朓 《雩祭歌》:“火景方中南譌秩,靡草云黄含桃实。”

(2).南方主夏属火, 炎帝 所司。因用以借称火神。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又若南讹赫怒,人失其所,焦砂烂石以何盛,轻箑纤絺而曷御。” 清 杨模 《闰六月初七夜月》:“南讹莫认火西流,顾兔高悬略似钩。”

正阳

(1).指日中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 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汉 董仲舒 《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 晋 杜预 注:“正月, 夏 之四月, 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 北周 庾信 《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指南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

降嘏

降福,赐福。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飫沃羶薌,产祥降嘏。”《宋史·乐志十二》:“鉴我休德,降嘏产祥。”

继序

(1).继绪。《诗·周颂·闵予小子》:“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毛 传:“序,绪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晋宗庙歌》:“明明烈考,丕承继序。” 唐 韩愈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惟宗庙之尊重,继序之不易。”

(2).先后承接的序次。《旧唐书·经籍志上》:“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一曰正史,以纪纪传表志……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族继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松梢方掩映,星宇渐徘徊。

    轩墀有馀清,衣衫绝点埃。

    㣶倚眄碧天,爱此宵光佳。

    飞萤曳疏星,喧蚊殷其雷。

    阶莎既宜步,庭萱亦可捼。

    动股彼斯螽,奏响墙之隈。

    是时夏方半,而知秋信来。

    逝波无须喻,履霜良可怀。

  • 作者:王渐逵,朝代:明代

    延鄜幽蓟恃相强,草草空惊创业荒。

    敢谓越裳还作贡,早怜荆楚已称王。

    虞渊自古悲潜日,葛屦何人戒履霜。

    否塞再开真宰意,似应天为圣明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婉娈堂悬婉娈图,印来亲切了无殊。

    好山总被思翁占,合与田畴结友于。

  • 作者:沈守正,朝代:明代

    西湖十里柳如丝,爱煞轻烟暮雨时。

    为问风流谁得似,李郎小笔舞腰肢。

  • 作者:王洋,朝代:宋代
    秋木日动摇,秋容日修整,况复白琳宫,焚香事幽屏。胡为彼美人,犯此清净境。仙官俨环佩,注目朝倒景。岂容 * 眼,泛爱冶色靓。得非叶太清,宿念未灰冷。北斗春已足,三山梦初醒。曰鳞贵女子,俗目未可聘。惯听步虚词,生便浮馆静。那知羽衣人,文成伪心猛。记语东方儿,偷桃不可幸。共待月满除,萧萧散疏影。
  • 作者:张籍,朝代:唐代
    云童童,白龙之尾垂江中。今年天旱不作雨,水足墙上有禾黍。
  • 作者:李曾伯,朝代:宋代
    伊昔先贤心,天下等忧乐。时分蜀道弓,虑世汉关钥。挥刃得屠牛,察脉宽扁鹊。岷峨望不浅,持酒为君酌。
  • 作者:施肩吾,朝代:唐代
    分明得道谢自然,古来漫说尸解仙。如花年少一女子,身骑白鹤游青天。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穷腊贫家絺纻单,可堪过雨夜堂寒。屏除荤酒神应爽,谈笑诗书乐未闲。净境眼前无俗物,清都梦到有飞翰。鸡鸣月落纸窗白,疑是从天风驭还。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御园书屋不一足,各因其致安以名。

    是处名之曰含芳,细绎斯义乃至精。

    试看九十昌昌者,何莫非由酝酿成。

    乾元一气具四时,然亦应思由乎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